question-icon 宣布开庭后,审判长应作好哪些工作呢?

我最近对司法程序比较关注,特别想了解宣布开庭后审判长具体要做的工作。比如是先核对当事人信息,还是先宣布合议庭人员名单呢?还有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中,这些工作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呀?
展开 view-more
  • #审判长职责
  • #开庭程序
  • #司法程序
  • #诉讼权利
  • #合议庭组成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宣布开庭后,审判长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传唤当事人到庭,并查明当事人的相关信息。这包括姓名、年龄、民族、原籍、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住址等。对于被告人,还需查明其是否曾受到过法律处分及处分的种类、时间;是否被采取强制措施及强制措施的种类、时间;以及被告人收到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的日期等。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庭审参与人员的身份明确,案件审理能够准确进行。 其次,公布案件的来源、起诉的理由及是否公开审理。如果案件是不公开审理的,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这能让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清楚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和审理方式,保障他们的知情权。 再者,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确保审判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然后,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及辩护人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例如申请回避的权利、辩护的权利等,使他们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此外,若被告人认罪认罚,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法律依据主要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该法条规定: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