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终审判决后不服该怎么办?
我有个官司经过法院终审判决了,但是我对这个结果特别不满意,觉得判决不合理。我实在不想就这么算了,可又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个结果,想问问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展开


当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后,如果当事人不服,仍有相应的法律途径可以尝试救济自身权益。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需要了解终审判决的含义。终审判决是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所作出的判决,意味着案件在程序上通常已经终结。一般情况下,终审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 如果不服终审判决,最常见的途径是申请再审。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当事人申请再审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提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这里提到的第二百零七条规定的情形包括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情况。 此外,如果是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总之,终审判决后不服虽然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救济,但也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和证据,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