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屋租赁到期后该怎么办?


小产权房屋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亦称“乡产权房”。当小产权房屋租赁到期后,可按以下情况处理: 首先,如果租客和房东都愿意续租,那么双方可以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合同内容包括续租的期限、租金金额、支付方式等重要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规定,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所以,在重新签订合同时,要明确这些关键信息,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其次,若租客不想续租,在租赁期限届满时,租客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将房屋返还给房东。返还的房屋应当符合按照约定或者根据房屋的性质使用后的状态。也就是说,租客不能破坏房屋结构,要保证房屋基本设施正常使用。若房屋存在损坏,房东有权要求租客进行修复或赔偿相应损失,这在《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三条中有相关规定。 最后,要是房东不想续租,在租赁到期前,房东应按照合同约定提前通知租客。租客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搬离房屋。若租客到期拒不搬离,房东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要求租客腾退房屋。例如,房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租客返还房屋,并支付逾期腾房期间的占有使用费。依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三条,租赁期限届满,承租人应当返还租赁物。返还的租赁物应当符合按照约定或者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后的状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产权房的租赁可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因为小产权房的建设和交易可能违反了土地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在某些情况下,小产权房的租赁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所以,在租赁小产权房时,无论是续租还是到期处理,都要谨慎考虑其中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