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未生效但支付费用起诉状写了之后该怎么做?


写了合同未生效但支付费用的起诉状后,接下来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关于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有不同情况。如果当事人之间有约定管辖的法院:约定管辖明确且具有排他性,案件就由约定管辖的法院管;约定管辖明确但不具有排他性,当事人可以选择约定管辖或法定管辖;约定管辖不明确,就适用法定管辖。若合同没有约定管辖法院或约定不符合法律要求,那么被告地法院和合同履行地法院都有管辖权 。 然后是立案审查阶段。法院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要是符合立案条件,会通知当事人在7日内交诉讼费,交完费就予以立案;要是不符合立案条件,会裁定不予受理。要是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可在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法院受理后,会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同时法院还会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也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执行。 接下来是排期开庭,法院会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之后就是开庭审理环节,双方当事人需要按照法院通知准时参加,在法庭上陈述事实、举证质证等。 最后是宣判。如果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法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要是不同意裁判,分情形对待:裁定的话,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的话,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起诉、立案、审理、判决等流程都有明确规定。例如起诉必须符合一定条件,要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等。 相关概念: 约定管辖:就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一旦发生纠纷由哪个法院来管辖案件。 法定管辖:是法律直接规定某些案件由特定的法院来管辖。 证据交换:是指在诉讼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在法院的主持下,当事人之间相互明示其持有证据的行为或过程。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