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过了劳动仲裁时效该怎么办?
我之前受了工伤,当时没太在意劳动仲裁时效的问题,现在发现已经过了仲裁时效。我现在还想为自己争取工伤权益,不知道该采取什么办法,也不清楚过了时效是不是就没办法维权了,很苦恼,希望有人能给我指点一下。
展开


当工伤过了劳动仲裁时效时,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了维权途径。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劳动仲裁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如果工伤过了劳动仲裁时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维权途径。其一,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虽然过了仲裁时效,但双方可以就工伤赔偿问题进行友好协商。如果用人单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主动给予赔偿,那么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毕竟协商是一种较为温和、灵活的解决方式,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其二,尝试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来解决。比如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劳动监察部门可以依法进行处理,要求用人单位改正错误,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赔偿。其三,考虑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权益。虽然劳动争议一般要先经过仲裁程序,但过了仲裁时效后,当事人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会审查是否存在仲裁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如果存在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导致仲裁时效中止、中断的,法院可能会支持劳动者的诉求。比如,因自然灾害、突发重大疾病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劳动者无法在仲裁时效内申请仲裁,或者劳动者在仲裁时效内曾向用人单位主张过权利等情形,都可能构成仲裁时效的中断或中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