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去世了公司不赔钱该怎么办?


当在工地上去世而公司不赔钱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种情况很可能涉及到工伤认定。工伤,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等情况。在工地上去世,如果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一般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同时,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一旦符合上述工伤认定的情形,接下来就要进行工伤认定的程序。第一步,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比如劳动合同、医院的诊断证明、死亡证明、事故报告等,这些材料是用来证明劳动者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以及死亡的原因和经过等情况。第二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还可能会进行调查核实。一般来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如果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会在15日内作出决定。 如果公司没有为去世的员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也就是说,公司需要自己承担赔偿责任。 要是公司仍然拒绝赔偿,我们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劳动仲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或者裁决。仲裁的程序一般包括立案、审理、裁决等环节。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审理,最终作出判决。通过法律途径,我们有很大的机会让公司承担起应有的赔偿责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