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致人死亡负全责却不肯赔偿怎么办?


当肇事者致人死亡且负全责却不肯赔偿时,受害者家属可以通过以下多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了解交通事故赔偿涉及的法律概念是很有必要的。交通事故赔偿是指在交通事故中,责任方对受害者及其家属因事故所遭受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的经济补偿。这其中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死亡赔偿金是对受害者家属因受害者死亡导致的未来经济损失的补偿;丧葬费是用于处理受害者丧葬事宜的费用;被扶养人生活费是对由受害者生前扶养的人的生活费用补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则是对受害者家属精神痛苦的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所以,第一步可以尝试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依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争取达成赔偿协议。调解过程中,交警会根据事故责任认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实际损失情况,提出合理的赔偿建议。如果肇事者同意调解方案并履行赔偿义务,那么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然而,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肇事者在调解书生效后仍然不肯赔偿,受害者家属就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提起诉讼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收集相关证据是关键,证据包括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确定肇事者责任的重要依据;医院的诊断证明、死亡证明,用于证明受害者的伤亡情况;相关费用的票据,如丧葬费发票、医疗费票据等,这些票据是计算赔偿金额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可以收集受害者的收入证明、被扶养人的身份证明等,以便准确计算赔偿数额。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如果法院判决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而肇事者仍然拒不执行判决,受害者家属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肇事者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肇事者的财产等。通过这些强制执行措施,迫使肇事者履行赔偿义务。 另外,还需要关注肇事者车辆的保险情况。如果肇事者车辆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受害者家属可以将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这样可以增加获得赔偿的可能性和保障。例如,交强险会在一定的责任限额内先行赔付,商业三者险则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对超出交强险部分的损失进行赔偿。 总之,当遇到肇事者致人死亡负全责却不肯赔偿的情况时,受害者家属要保持冷静,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