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协议书生效后对方不依约履行该怎么办?


当法院调解协议书生效后,对方不依约履行时,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法院调解协议书的概念。法院调解协议书是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自愿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的法律文书。它具有法律效力,就如同合同一样,双方都有义务按照其中的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这意味着,一旦法院调解协议书生效,它就和法院的判决、裁定具有同等的执行力。 接下来是具体的解决步骤。第一步,您可以先尝试与对方进行沟通和协商。毕竟和平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式,您可以向对方说明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以及不履行可能带来的后果,尝试促使对方主动履行协议内容。也许对方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暂时无法履行,通过沟通有可能达成新的履行方案。 如果沟通协商没有效果,那么您就可以启动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您需要向作出调解协议的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在申请书中,要详细说明对方不履行协议的情况,以及您要求对方履行的具体内容。同时,您还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比如法院调解协议书的原件等,以证明调解协议的存在和对方未履行的事实。 法院在收到您的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审查通过,法院会向对方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对方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如果对方仍然拒不履行,法院可以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例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障您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实现。 总之,当法院调解协议书生效后对方不依约履行时,您不用过于担心。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您的权益是能够得到有效维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