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借条诉讼时效该怎么办?


如果借条超过了诉讼时效,不用过于慌张,还是有一些办法可以尝试解决的。 首先要明白,借条超过诉讼时效,并不意味着借条本身就无效了,只是债权人可能会面临一些法律上的不利情况。按照《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 ,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条,有这么几种应对方法。一是尝试友好协商,争取和债务人就原借条达成还款协议。因为根据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会受到法律保护。比如让债务人写还款计划书、一起对账并签章确认等方式都可以。 二是债权人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相关法规规定,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虽然借款人地位不一定等同于信用社,但也可借鉴这种做法。 三是看看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要是在诉讼时效内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并且有证据证明,比如短信、微信记录、信函等,那么会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四是保留债务人同意履行的证据。要是债务人对债权表示承认、请求延期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等,都可视为同意履行义务。就算债务人不愿立字据,也可以邀请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或有关单位见证,保存债务人同意履行的电话记录、录音、录像等。 最后,即便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因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也就是说起诉之后,如果对方没有对诉讼时效进行抗辩,那么债权人的诉求就有可能实现。 总之,遇到借条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况,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合适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