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常联系的朋友找我借钱该怎么办?
有个不怎么联系的朋友突然找我借钱,我心里有点犹豫,既担心不借会伤了和气,又怕借出去收不回来。我不太清楚在法律层面上,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应对办法。
展开


当遇到不经常联系的朋友借钱时,从法律角度可以按以下步骤来处理,以保障自身权益。 首先,在决定是否借钱前,要谨慎考虑。借款本质上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形成的是债权债务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但如果对方信用不佳或者自己对这笔借款存在疑虑,有权拒绝借款。因为借款是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出借资金。 若决定借款,一定要签订书面的借款合同或借条。借条应详细写明双方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借款金额、用途、利息计算、借款日期、还款时间,违约罚金、纠纷处理方式等内容。这是因为书面的借款凭证是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重要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在交付借款时,尽量通过银行转账、微信或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并备注款项用途为“借款”。这样做的好处是有清晰的转账记录,能证明借款的实际交付情况。以现金方式交付借款的,要让借款人出具收到现金的收条。 此外,对于借款利息的约定也需要注意。根据法律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所以,如果希望收取利息,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最后,如果借款人到期不还款,出借人可以先进行催告。若催告后仍不还款,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之前保留的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据就会发挥重要作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