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的公司已经是被执行人,该怎么办?


当你起诉的公司已经是被执行人时,首先要明确“被执行人”指的是在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履行期内,未履行相应义务,被对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公司。这意味着该公司此前可能有债务未偿还,正处于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中。 从法律程序上来说,即便该公司是被执行人,你依然可以正常起诉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即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法院就应当受理你的起诉。 在起诉过程中,为了保障你日后的权益实现,你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 如果经过审理你胜诉了,进入执行阶段,由于该公司已经是被执行人,可能存在多个债权人参与分配其财产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多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分别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按照执行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多个债权人的债权种类不同的,基于所有权和担保物权而享有的债权,优先于金钱债权受偿。有多个担保物权的,按照各担保物权成立的先后顺序清偿。 另外,你还可以通过查询该公司的财产线索,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比如了解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情况,并及时向法院提供。如果发现该公司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等妨碍执行的行为,你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追究该公司及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总之,即便起诉的公司是被执行人,你也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尽可能保障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