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被盗用误成股东该怎么办?


在现实生活中,姓名被盗用误成股东是一件令人困扰的事情,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合法途径来解决。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处理办法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姓名权的概念。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第九百九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当发现姓名被盗用成为股东时,第一步要收集证据。证据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关键,您需要收集能够证明自己对成为股东一事并不知情的材料。比如,您可以查找在公司注册文件上自己签名的字迹鉴定报告,以证明签名并非本人所签;还可以收集自己在公司注册时间前后的不在场证明,像出行记录、工作证明等。第二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情况。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的注册登记等管理工作。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受虚假市场主体登记影响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向登记机关提出撤销市场主体登记的申请。您可以携带收集好的证据,向该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撤销登记的申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调查核实后,如果认定确实存在虚假登记情况,会依法撤销该登记。第三步,如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被盗用姓名给自己造成了经济损失等,还可以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您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盗用者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责任。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自己对法律程序不熟悉,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获取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