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在执法中被动倒地该怎么办?


当警察在执法中被动倒地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应对,以下是详细的处理方式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保持冷静和警惕是关键。倒地后的警察可能会面临来自执法对象的进一步攻击或危险,所以要迅速观察周围环境和执法对象的动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六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等职责。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即使倒地也不能放松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止,要时刻准备采取适当措施保障自身和周围群众的安全。 其次,及时呼叫支援。如果现场警力不足,警察在倒地后应立即通过对讲机等通讯设备向附近的同事请求支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八条规定,公安民警到达处置现场后,应当与所属公安机关保持联络,迅速报告现场情况;接到报告的公安机关应当视情增派警力或者调整警力部署。呼叫支援可以确保有足够的警力控制现场局势,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再者,固定证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警察应尽量利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记录现场情况,包括自己倒地的原因、执法对象的行为等。这对于后续的案件处理和责任认定非常重要。根据《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第四条,对于以下现场执法活动,公安机关应当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接受群众报警或者110指令后处警;当场盘问、检查;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等进行现场处置、当场处罚等。固定证据可以为后续的调查和处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后,依法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果执法对象继续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倒地的警察在自身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相关规定,使用警械等手段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例如,如果执法对象有暴力抗拒执法、攻击警察等行为,警察可以使用警棍、约束带等警械将其制服。 最后,在现场情况得到控制后,警察应及时向上级报告事件的详细情况,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同时,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受伤应及时就医,并保留好相关的医疗记录,以便后续可能涉及的权益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