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内房东请求腾退房屋该怎么办?


在租赁合同尚未到期时,房东请求承租人腾退房屋,这涉及到合同履行和违约等多方面的法律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遇到这种情况承租人该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要明确租赁合同的性质。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八条规定,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限内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这意味着在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内,承租人有权按照合同的约定使用租赁房屋,房东有义务保障承租人的这一权利。 那么,在合同期内房东请求腾退房屋,这种行为很可能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房东没有合理的理由要求承租人腾退房屋,承租人可以要求房东继续履行合同,让自己继续使用房屋直至租赁期限届满。 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使得房东有权要求承租人腾退房屋。比如,承租人严重违反合同约定,如拖欠租金超过一定期限、擅自改变房屋用途且造成严重后果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二条规定,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请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房东解除合同并要求腾退房屋是合法的。 如果房东没有合理理由要求腾退,而承租人也希望继续履行合同,承租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与房东进行协商,明确指出房东的要求不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要求房东继续履行合同。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二是如果协商不成,承租人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如请求居委会、物业等相关机构进行调解。三是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承租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房东承担违约责任,继续履行合同,并可以要求房东赔偿因房东违约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如寻找新房屋所产生的费用、搬家费用等。 总之,在租赁合同期内,房东请求腾退房屋时,承租人要依据合同和法律规定,理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