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拖欠1个月该怎么办?
当遭遇工资拖欠1个月的情况时,劳动者不必惊慌,可以通过以下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工资支付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也明确指出,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当发现工资被拖欠1个月,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是与用人单位协商。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劳动者可以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或者上级领导沟通,了解工资拖欠的原因,并要求尽快支付工资。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以备后续使用。 第二步,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政府部门。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相关证据,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劳动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仲裁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作出仲裁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第四步,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这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总之,当工资被拖欠1个月时,劳动者要冷静应对,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便更好地支持自己的主张。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银行转账诈骗能追回吗?
起诉遗产继承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农村离婚时宅基地及房屋如何分割?
员工旷工时,公司应该先开除还是直接解除劳动关系?
学位制是否需要解绑学位?
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是怎么产生的?
养老保险能断缴吗?断缴会有影响吗?
小货车走免费通道要罚多少钱?
离婚后对方拒不支付抚养费该怎 么办?
直播公司需要给员工买社保吗?
交通违章代码一百四十四会罚款吗?
起诉医院能胜诉吗,法院会怎么处理?
造谣演员死去需要负什么责任?
提前结束合同算毁约吗?
群众举报的非法集资由谁来管?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有哪些?
房屋认购书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
故意杀人罪与其他暴力致死罪的区别是什么?
竞争法中两种限制竞争行为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