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状与事实不符怎么办?
我收到了别人告我的诉讼状,但是里面写的内容和实际发生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很多情节都是编造的。我很苦恼,不知道这种与事实不符的诉讼状在法律上会怎么处理,我该怎么应对呢?
展开


当遇到诉讼状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时,不必慌张,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应对办法和相关法律依据。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诉讼状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和被告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等。这里强调了诉讼状需要有事实依据,而不是随意编造的内容。如果诉讼状与事实不符,对于被告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后,要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将与事实不符的部分一一标记出来。然后,在规定的答辩期限内提交答辩状,在答辩状中清晰、明确地指出诉讼状中哪些内容与事实不符,并详细说明真实的情况。比如,如果对方称您借了他一大笔钱未还,但实际上您并没有借过,您就要在答辩状中说明借款的时间、地点、款项交付等方面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地方。另一方面,被告需要积极收集能够证明真实情况的证据。证据在诉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法院查明事实真相。这些证据可以是书证,如合同、借条、聊天记录等;也可以是物证,如相关的物品;还可以是人证,即了解真实情况的证人。在开庭审理时,被告要充分利用这些证据,在法庭上合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向法官说明诉讼状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此外,从法律后果来看,如果原告故意在诉讼状中编造虚假事实,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也体现了法律对于虚假诉讼行为的制裁。总之,当遇到诉讼状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时,被告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积极应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法律也会对故意提供虚假内容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制裁,以保障诉讼的公平公正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