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中篡改、捏造相关事实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在一些纠纷里听说有人会篡改、捏造事实进行虚假诉讼。我有点担心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也想了解篡改、捏造事实在虚假诉讼里是怎么界定的,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给我讲讲。
展开


在法律上,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而篡改和捏造是虚假诉讼中常见的手段。 篡改通常是指对原本真实的证据、事实等进行部分修改,使其偏离原本的情况。比如,在合同纠纷中,一方当事人把合同里的交货日期进行涂改,以此来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诉讼结果。捏造则是无中生有,完全虚构出不存在的事实或证据。例如,编造根本没有发生过的借款事实,并伪造借条起诉对方还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同时,人民法院还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虚假诉讼参与人予以罚款、拘留。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发现当事人有篡改、捏造事实进行虚假诉讼的行为,法院会驳回其诉讼请求。并且,虚假诉讼行为不仅浪费了司法资源,破坏了司法秩序,还可能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受到损害的一方可以要求虚假诉讼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