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该如何进行认定,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
我最近遇到一些法律纠纷,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我怀疑对方可能存在虚假诉讼的情况。我想知道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在搞虚假诉讼,法律上对于虚假诉讼罪是怎么认定的,有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呢?我希望能了解具体的认定标准和法律依据。
展开


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有人故意编造不存在的事实去法院打官司,干扰了正常的司法流程,或者让别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 《刑法》第307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于“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实施如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等行为,都应当认定。 在认定时,要注意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就成立本罪。而且无论行为人实施行为是为了谋取正当利益还是不正当利益,均能构成本罪。同时,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仅指财产权,还包括婚姻权、收养权、监护权 、继承权等合法权益。 此外,实践中当事人提起虚假诉讼,可能同时触犯诈骗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在罪数上属于想象竞合犯, 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本罪的,从重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