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状与事实不符是否属于虚假诉讼?
我最近收到了一份诉状,里面说的好多事情和实际情况根本不一样。我就想问问,这种诉状和事实不符的情况,是不是就算是虚假诉讼了呢?我不太懂法律,也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要判断诉状与事实不符是否构成虚假诉讼,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虚假诉讼。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有人为了达到不正当的目的,通过编造虚假的案件情况去打官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强调了“捏造事实”以及“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这些关键要素。 如果只是诉状中的部分内容与事实有出入,但当事人并非故意捏造事实,可能只是对事实的描述存在偏差或者误解,这种情况通常不构成虚假诉讼。比如,当事人因为记忆不准确、表述不清晰等原因,导致诉状里有些内容和实际情况不太一样,但并没有恶意。 然而,如果当事人是故意在诉状中编造虚假的事实,并且通过这种虚假的陈述来骗取法院的判决,从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扰乱司法秩序,那就可能构成虚假诉讼了。例如,为了逃避债务,故意虚构一个债务纠纷向法院起诉,让法院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判决。 当遇到诉状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时,被告一方可以积极提供证据来证明真实的情况,向法院说明诉状内容的虚假性。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会对证据进行审查和判断,查明事实真相。如果发现存在虚假诉讼的情况,法院会根据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处理,包括驳回诉讼请求、罚款、拘留等,情节严重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总之,判断是否构成虚假诉讼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