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引起纠纷该怎么办?
我家在土地确权的时候和邻居产生了纠纷,双方对一块地的归属各执一词。村里调解也没成功,我想知道遇到这种土地确权引起的纠纷,从法律上来说该怎么解决呢?有哪些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土地确权纠纷是指当事人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的权利归属问题发生的争议。当遇到土地确权引起的纠纷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首先是协商解决。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解决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照法律规定,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解决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需要第三方介入,能节省时间和成本,也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关系。比如邻居之间因为土地边界产生纠纷,双方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根据各自掌握的证据,重新确定边界,达成一致解决方案。 如果协商不成,可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政府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对争议进行调查和处理。例如,政府可能会查看土地的历史使用情况、相关的土地登记资料等,来确定土地的归属。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公正的判决。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比如土地承包合同、土地使用证等。 在处理土地确权纠纷时,要注意及时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土地权属证书、承包合同、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对于明确土地权益、解决纠纷至关重要。同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处理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