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医疗纠纷该怎么办?


当遇到医疗纠纷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行为,这样才能更理智地处理问题。以下为你详细介绍遇到医疗纠纷后的处理办法。 第一步是收集和保留证据。病历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它记录了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等信息。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病历的全部资料。此外,与医疗行为相关的其他证据也不能忽视,比如就诊的挂号单、缴费凭证、检查报告等,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医疗过程。 第二步是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可以先尝试与医院的相关部门,如医务科等进行沟通,提出自己的诉求和疑问,要求医院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沟通记录,比如谈话录音、聊天记录等。 如果协商不成,就可以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专业性调解组织,它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知识,对纠纷进行调解。《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 若调解也无法解决纠纷,还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患者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要求,患者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诉讼。 在整个处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患者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尊重事实和法律,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