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变成查账征收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的概念。核定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情况,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实核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税款的征收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税务机关估算一个大概的数额让你纳税。而查账征收则是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或经营情况,向税务机关申请其营业额和所得额,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先开缴款书,由纳税人限期向当地代理金库的银行缴纳税款。这种征收方式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以如实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 当核定征收变成查账征收后,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完善财务制度。查账征收要求企业有健全的财务核算体系,能够准确核算收入、成本、费用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账簿,规范会计核算流程,确保各项收支都有准确的记录和凭证支持。这包括设置合理的会计科目,及时记录每一笔业务的发生情况,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和调整等。 第二,准确核算成本费用。在查账征收方式下,成本费用的准确核算直接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的成本费用扣除标准进行核算,对于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支出,不能在税前扣除。例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都有相应的扣除比例限制。同时,企业要注意取得合法有效的发票等凭证,作为成本费用扣除的依据。 第三,加强发票管理。发票是企业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的重要依据。企业要确保取得的发票真实、合法、有效,开具的发票符合规定。在采购环节,要及时向供应商索取发票,并认真核对发票的内容;在销售环节,要按照规定开具发票,如实反映销售收入。 第四,按时申报纳税。查账征收要求企业按照规定的期限和要求进行纳税申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逾期申报可能会面临罚款、滞纳金等处罚。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对税收征收方式的确定和管理有明确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其适用的税收征收方式。当纳税人的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核定征收条件时,税务机关可以调整为查账征收。企业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征收方式转变后的各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