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亲戚之间相互借款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我和亲戚之间有借款的打算,但是又怕因为亲戚关系把事情弄复杂,之后产生纠纷。我想知道在亲戚相互借款的时候,从法律角度来讲,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避免以后出现麻烦。
展开 view-more
  • #亲戚借款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亲戚之间相互借款时,有诸多方面需要引起注意,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以下从几个重要方面为您详细说明: 首先,务必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或借条。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它就像是双方借款关系的“证据说明书”。虽然亲戚之间可能觉得口头约定就足够了,但一旦发生纠纷,没有书面凭证,就很难说清借款的具体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借条或借款合同中要明确借款金额、用途、利息计算、借款日期、还款时间等信息,双方签字确认。这样,即使之后出现问题,这份书面文件就是有力的证据。 其次,关于利息的约定要清晰明确。如果约定了利息,一定要在合同或借条中写清楚利率是多少。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所以,利息约定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才会受到保护。要是没有约定利息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再者,要保留好借款交付的证据。如果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借款,要保存好转账记录,上面会显示转账的金额、时间、双方的账号等信息。若是现金交付,最好有第三方证人在场见证,或者让借款人出具收到现金的收条。这样做是为了证明借款确实已经交付给了借款人。一旦出现纠纷,交付证据能有力地证明借款事实的存在。 另外,要注意诉讼时效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所以,当还款期限届满后,如果借款人没有按时还款,出借人要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比如通过书面催款函、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借款人催款,并且保留好相关的催款证据,以此来中断诉讼时效,避免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最后,在借款用途方面也要有所关注。出借人应该了解借款的用途是否合法合规。如果明知借款人将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比如赌博、贩毒等,那么这种借贷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且出借人还有可能因为提供资金给违法活动而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总之,亲戚之间借款虽然基于亲情和信任,但也要遵循法律规定,做好各方面的防范措施,这样才能既维护好亲情关系,又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