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仲裁员应当回避?
我最近涉及一个仲裁案件,担心仲裁员可能存在影响公正裁决的情况。我想知道在哪些具体情形下,仲裁员是应当回避的呢?这样我也好判断当前的仲裁员是否合适,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


在仲裁活动中,仲裁员的公正性至关重要。当出现某些特定情况时,仲裁员应当回避,以确保仲裁的公平、公正。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仲裁员应当回避的几种情形。 首先是仲裁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这很好理解,如果仲裁员和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那么在裁决时就可能因为亲情等因素而产生偏向,无法做到完全客观公正。例如,仲裁员是一方当事人的父母、子女等,显然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依据《仲裁法》第三十四条,仲裁员有这种情形的,必须回避。 其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仲裁员也应当回避。这里的利害关系是指案件的裁决结果可能会对仲裁员自身的利益产生影响。比如,仲裁员在案件涉及的商业项目中有投资,那么案件的裁决结果就可能直接关系到他的经济利益,这种情况下仲裁员很难保持中立,所以应当回避。这同样是《仲裁法》第三十四条所规定的情形之一。 再者,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仲裁员需要回避。这里的“其他关系”范围比较宽泛,像仲裁员与当事人是多年的好友,或者曾经有过业务往来等。只要这种关系有可能导致仲裁员在裁决时不能公正对待双方当事人,就符合回避的条件。法律这样规定,就是为了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因素。 最后,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仲裁员必须回避。仲裁员应该保持与当事人和代理人的适当距离,如果私下见面或者接受请客送礼,就很可能会受到当事人的影响,从而做出不公正的裁决。《仲裁法》第三十四条也明确将这种情况列为仲裁员回避的情形。 总之,为了保证仲裁的公正性和公信力,法律对仲裁员回避的情形做出了明确规定。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当事人有权提出仲裁员回避的申请,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