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当事人进行留置?

我想了解下,在实际生活或者工作场景中,到底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相关部门才能够对当事人采取留置措施呢?我担心自己或者身边的人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很想弄清楚具体的情形。
展开 view-more
  • #留置条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留置是在特定法律程序中对当事人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可以对当事人留置的情况。 首先,从监察法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一是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二是可能逃跑、自杀的;三是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是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比如,某官员被怀疑存在巨额贪污行为,监察机关已经查到他有部分不明来源的资产,但对于资金的去向和背后是否有其他人员参与还不清楚,而该官员又有销毁证据的迹象,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另外,在一些民事执行程序中,也可能存在留置相关财物或者限制当事人一定活动的情况。例如,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留置权的规定。假设甲将一批货物交给乙运输,约定运输完成后甲支付运费,但运输完成后甲一直不支付,乙就有权留置这批货物,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留置措施的使用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的,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情形才能实施,以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