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推翻遗嘱?
最近在处理家里老人遗产的事情,涉及到一份遗嘱。但感觉这份遗嘱有些地方不太对劲,怀疑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所以想了解一下到底在哪些情况下遗嘱是可以被推翻的,希望能得到准确详细的解答。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下,以下这些情况可以推翻遗嘱: 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是可以被推翻的。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立遗嘱的人当时不具备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像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人所立遗嘱,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明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其次,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要是遗嘱是在遗嘱人受欺诈、胁迫的情况下订立的,那么这样的遗嘱无效。比如有人通过威胁、恐吓立遗嘱人,迫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写遗嘱,这种遗嘱就可以被推翻。 再者,遗嘱如果处分了遗嘱人无权处分的财产,那么这部分涉及无权处分财产的内容是无效的。例如,房子实际是夫妻共同财产,但一方在遗嘱中擅自将整个房子都留给某个子女,那么涉及到另一方份额的那部分遗嘱内容就是无效的。 然后,伪造的遗嘱是无效的。伪造的遗嘱根本不是被继承人自己订立的,完全不能体现被继承人的真实想法,自然没有法律效力。 另外,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要是遗嘱部分内容被别人修改了,修改的那部分因为不是遗嘱人的本意,所以不产生效力。 最后,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的遗嘱也是无效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婚姻不忠的一方将财产留给情人这种违背道德伦理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遗嘱,就是无效的。 相关概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只具有部分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指社会所普遍承认的伦理道德和一般利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