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它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来详细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于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不同意见,比如公司不承认和员工存在劳动关系,而员工认为存在,这种情况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确定。
其次,(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在劳动合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关键条款,像降低工资、调整工作岗位等,员工不同意,就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又或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员工也能申请仲裁。
再者,(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如果用人单位不合理地辞退员工,或者员工按照规定提出辞职,用人单位却故意刁难,不办理相关手续等情况,都能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
还有,(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例如用人单位让员工长时间加班却不支付加班费,或者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等,员工都可以申请劳动仲 裁。
另外,(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就像前面提到的工资被拖欠,以及工伤后用人单位不支付医疗费等情况,都符合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最后,(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只要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总之,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上述这些劳动争议时,就可以考虑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问题。在申请劳动仲裁时,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求。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快递被人拿走了,应该找谁赔偿以及怎么投诉?
商家欺诈行为该如何认定?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该如何救济?
生病了职工养老要交多少钱?
个人所得税附加税子女教育夫妻双方该怎么填?
租赁期限和产权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监护权和监护人资格是什么?
办理出生证明需要什么资料?
没有性生活的夫妻,法院会判离婚吗?
初次申领驾驶证需要体检什么项目?
高中毕业后购买社保有影响吗?
职工违约跳槽单位为何会败诉?
继承公证的程序是怎样的?
变更股东的时间周期是多久?
聚众斗殴致人轻伤刑法是怎么判的?
解除劳动关系的公告会引发哪些法律问题?
刑事申诉状格式范本如何写?
判决书能否作为离婚证据?
最高院规定的遗产继承诉讼时效从何时开始计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