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除赠与人的义务?

我之前答应要赠与别人一些财物,可现在我自己经济状况突然变差,生活都有些困难了,实在没办法履行赠与承诺。我想知道法律上在哪些情况下能免除赠与人的义务,像我这种情况符不符合条件呢?
展开 view-more
  • #赠与义务免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中,赠与人的义务并非一成不变,在特定情形下是可以免除的。下面我们就详细来探讨一下何时可以免除赠与人的义务。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六条规定,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通俗来讲,如果赠与人原本经济状况良好,所以答应了赠与他人财物,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生意失败、突发重大疾病等,导致自己经济上出现了严重问题,连正常的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都难以维持,这种情况下赠与人就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举个例子,甲原本打算赠与乙一套房产,合同都签了,但之后甲做生意血本无归,还欠了很多债,连自己的住房都可能保不住,这种情况下甲就可以依据这条法律规定,不再将房产赠与乙。 其次,如果受赠人存在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情形,赠与人也可以撤销赠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免除自己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比如,丙赠与丁一笔钱,条件是丁要照顾丙的生活起居,但丁拿到钱后却对丙不管不顾,那么丙就可以在知道这种情况后的一年内,撤销赠与,要求丁返还这笔钱。 另外,对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一般情况下赠与人不能随意免除义务。但如果出现上述经济状况显著恶化等法定情形,赠与人同样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这是为了平衡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利益,同时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风尚。总之,赠与人义务的免除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情形来判断和处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