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在哪种情况下可以立案?
我家里有个人不见了,已经找了好几天都没消息。我想去报案立案,可又不知道符不符合条件。我想了解下,失踪要满足什么样的情况,警方才会予以立案呢?
展开


失踪立案是指当有人失踪后,其家属或相关人员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根据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决定是否对该失踪事件进行正式调查处理。下面来详细介绍失踪可以立案的几种情况: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失踪超过24小时,家属或利害关系人可以报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超过24小时就一定能立案。根据《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试行)》,公安机关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可能遭到犯罪行为侵害而下落不明的人员:(一)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二)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三)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四)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失踪超过48小时的;(五)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六)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七)其他疑似被侵害的。 对于儿童失踪或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的情况,根据《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这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和特定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此外,如果失踪人员有迹象表明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比如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智力障碍等,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或者失踪时所处环境存在危险等,公安机关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立案调查。 当发现有人失踪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失踪人员的相关信息,如外貌特征、衣着打扮、近期行踪等,以便公安机关更好地开展查找工作。同时,要保持与公安机关的沟通,配合调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