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受害方在什么时候可以起诉?
我前段时间遭遇了交通事故,现在身体还在恢复中。事故责任认定已经出来了,对方负主要责任,但赔偿问题一直谈不拢。我想知道,我现在能不能起诉对方?还是说要等身体完全康复之后才能起诉呢?我不太清楚起诉的时间要求,怕错过了最佳时机。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中,受害方一般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就可以起诉。 首先,从法律程序上来说,当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下达之后,责任划分已经明确,这是一个重要的起诉前提。因为责任认定书确定了各方在事故中的责任比例,是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其次,关于赔偿问题,如果双方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受害方就可以考虑通过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肇事方拒绝赔偿、赔偿金额协商不一致等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这就明确了赔偿的顺序和责任主体。 另外,从时间节点来看,并不一定需要等到受害者身体完全康复才可以起诉。如果受害者的损伤轻微,治疗基本结束,各项损失能够明确计算,此时就可以起诉。但如果受害者的损伤较重,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也可以在已经产生部分医疗费用等损失时,先就这部分已确定的损失进行起诉,后续待其他损失确定后再另行起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所以,受害方要在诉讼时效内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