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什么情况下会重审?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重审,简单来说就是对已经审理过的案件再次进行审判。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可能导致重审的情况。 第一,在一审过程中,如果存在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就可能引发重审。比如,合议庭的组成不合法。合议庭是审理案件的组织,如果组成人员不符合法律规定,就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再比如,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没有回避。这些人员如果和案件有利害关系却没有回避,就可能导致审判结果不公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二)违反回避制度的;(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第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也会导致重审。认定事实错误就是说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出现了偏差。适用法律错误则是指在法律的选择和运用上出现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三,如果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也可能进行重审。新证据可能会改变原来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从而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