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哪些情况下会进行清算注销?
我自己开了家小公司,经营有些年头了。最近感觉市场竞争压力太大,经营越来越困难,就考虑是不是要关掉公司。所以想弄清楚,到底在哪些情况下公司会走到清算注销这一步呢?是经营不下去就可以吗,还是有其他更严格的规定?
展开


公司在多种情况下会进行清算注销。首先,当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出现了公司章程里事先约定好的其他解散事由,比如达到某个经营目标后就解散等,公司可能会清算注销。这就好比你和朋友约定一起做一件事,规定了时间或者完成某个任务后就结束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80条有相关规定。 其次,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时也会进入清算注销流程。公司的股东们经过商量,一致决定不再经营下去,就可以做出这样的决议。 再者,如果公司因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也得进行清算注销。例如两个公司合并成一个新公司,原来的公司就要进行相应的清算注销。 另外,若公司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同样要开展清算注销工作。这通常是因为公司违反了法律法规,比如严重的税务违法、环保违规等,相关部门会采取这样的处罚措施。 还有一种情况,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让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又没办法解决,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之后也会进行清算注销。 相关概念: 营业期限:就是公司在成立时规定的经营期限。 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股东大会: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性质和股东会类似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