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下夫妻离婚协议会无效?
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而签订的书面协议。然而,在某些情形下,离婚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离婚协议无效。法律、行政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离婚协议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离婚协议中约定的内容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比如约定逃避债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那么该协议将被认定为无效。
其次,违背公序良俗的离婚协议无效。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它是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基本要求。离婚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例如,离婚协议中约定以给付金钱为条件限制一方再婚等内容,就违背了公序良俗,是无效的。
再者,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离婚协议无效。夫妻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如果存在恶意串通的行为,以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那么该协议也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比如,夫妻双方为了逃避对债权人的债务,通过离婚协议将财产全部转移给一方,这种行为就属于恶意串通损害债权人利益,离婚协议会被认定无效。
另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离婚协议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他们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夫妻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其签订的离婚协议是无效的。
最后,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离婚协议,在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无效。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受欺诈、胁迫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如果该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则协议直接无效。不过在司法实践中,涉及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形相对较少。
总之,为了确保离婚协议的有效性,夫妻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遵循公序良俗,秉持诚实信用原则,避免出现上述导致协议无效的情形。同时,在签订离婚协议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欠一千多块钱不还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离婚纠纷中财产该如何分割?
劳动仲裁中公司怎么取消合同?
女儿离婚后被车撞了法院会怎么判?
黑户是不是没有户口?
法律上的抗辩是什么意思?
个人申请工伤是不是太难了?
土地法农村宅基地新规关于胡同交通是怎样规定的?
社保要如何取出来用?
企业发放优惠券的促销行为如何缴税?
离婚无财产无子女协议书怎么写,有模板吗?
司法所缓刑有哪些注意事项?
专利申请到授权需要多久时间能完成?
劳动合同未签订该如何申请赔偿?
团伙放贷罪从犯会怎么判?
房屋征收与补偿中什么是临时周转和临时过渡,有哪些注意事项?
委托合同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
起诉状是否就是上诉状?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