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房屋该如何立案?


在代持房屋纠纷中立案,首先要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房屋代持,通俗来讲,就是实际买房的人因为某些原因,让别人以别人的名义来购买房屋,实际出资人享有房屋的权益。这种代持关系在法律上一般通过代持协议来体现,它是一种合同关系,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合同编相关规定的约束。 当你决定就代持房屋纠纷去立案时,第一步是要确认管辖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在代持房屋纠纷中,被告住所地就是代持人的居住地,而合同履行地通常可以认为是房屋所在地。所以你可以选择在代持人住所地或者房屋所在地的法院去立案。 第二步,准备立案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起诉状、证据材料和身份证明。起诉状是你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书面文件,要写清楚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诉讼请求,也就是你希望法院帮你解决什么问题,例如确认房屋归你所有、要求代持人配合办理过户手续等;事实和理由,要详细说明房屋代持的过程和产生纠纷的原因。 证据材料是非常关键的,它是支持你诉讼请求的依据。证据可以有代持协议,这是证明你们之间存在代持关系的直接证据;购房款支付凭证,比如银行转账记录,能证明你是实际的出资人;还有房屋相关的其他文件,像房屋买卖合同、房产证等。身份证明方面,原告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是委托律师办理,还需要提供授权委托书。 第三步,前往法院立案。你可以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到法院的立案窗口。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材料齐全、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予以立案,并给你出具立案受理通知书,同时要求你缴纳诉讼费用。如果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告知你需要补充或者修改的内容。 在整个立案过程中,要注意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供的证据必须是真实的,不能伪造,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要求来进行操作,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诉讼费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