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监护开始实施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的监护类型来确定。 法定监护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产生的监护关系。在法定监护中,当具备法定监护条件时,监护即开始。例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对孩子的监护关系就依法成立并开始实施,无需额外的程序。因为孩子一出生就处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状态,父母基于法律规定自然而然地成为其监护人,承担起保护孩子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的责任。 指定监护是指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时,由特定组织或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开始的时间,通常是指定机关作出指定决定时。如果是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自指定通知送达时监护开始;如果是由人民法院指定,自判决书生效时监护开始。 协议监护是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的监护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条,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当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就监护事项达成有效协议时,监护关系开始实施。这里的有效协议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比如协议应当是各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得损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等。 遗嘱监护是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时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九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当遗嘱生效时,遗嘱指定的监护开始实施。一般来说,遗嘱自遗嘱人死亡时生效,所以通常情况下,父母作为监护人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的,从父母死亡时,指定的监护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