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况下会负交通事故同等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同等责任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对事故的发生负有基本相当的责任。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会被认定为同等责任的情况: 首先,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如果出现机动车追撞前方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尾部的情况,有可能双方负同等责任。简单说就是,后车没保持好安全距离追尾前车,可能双方都存在一定过错从而被认定同等责任。这是因为正常行驶都应该保持安全距离以及对前方情况有合理判断。 其次,机动车变更车道时,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比如在变道的时候不打转向灯、强行变道等,影响旁边车道车辆正常行驶并导致事故,就可能认定双方同等责任。因为变道一方有确保安全变道的义务,而正常行驶车辆也应该对周围车辆动态有一定观察。 再者,在一些特定路况下的会车情况。像机动车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会车时,有障碍的一方未让无障碍的一方先行;但如果有障碍的一方已驶入障碍路段,无障碍一方未驶入时,无障碍一方未让有障碍的一方先行的,这种情况也可能被认定为同等责任。 另外,机动车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会车时,下坡车未让上坡车先行;但当下坡车已行至中途而上坡车未上坡时,上坡车未让下坡车先行的,也符合同等责任的认定情形。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第四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在这些情况下,双方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和过错程度基本相当,所以会被认定为同等责任。 总之,交通事故同等责任的认定是综合多方面因素,由交警部门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的。如果对责任认定不服,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核。 相关概念: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的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员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的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规章,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路权原则: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大小的根本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判断交通违章行为在事故发生中所起作用大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