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为犯罪以及如何量刑?

在网络信息快速传播的当下,时常出现一些虚假恐怖信息,让人难辨真假。比如有人编造爆炸威胁等虚假信息并传播,引发公众恐慌。我想知道具体在哪些情形下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会被认定为犯罪,以及对应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展开 view-more
  • #虚假恐怖信息
  • #刑事犯罪
  • #犯罪认定
  • #量刑标准
  • #社会秩序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相关犯罪的认定及量刑情况如下: **一、犯罪认定** 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者放任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会被认定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明知是他人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则认定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其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包括以下情形: - 致使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例如,编造虚假爆炸信息导致商场人员紧急疏散。 - 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比如编造虚假信息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 - 致使国家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等活动中断的。 - 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区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 致使公安、武警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 - 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 **二、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里“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包括: - 造成三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的。 -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 造成县级以上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 妨碍国家重大活动进行的。 -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此外,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处罚。而这里所称的“虚假恐怖信息”,是指以发生爆炸威胁、生化威胁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为内容,可能引起社会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机的不真实信息。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