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国内使用哪些app属于违法行为?


在国内,使用以下几类app可能会涉及违法: 一是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的app。这类app会大量传播色情图片、视频、文章等,严重危害社会道德风尚和公序良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或者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达到一定标准,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的传播淫秽物品罪。 二是实施诈骗的app。这些app通常以各种诱人的借口,如高额回报投资、中奖信息等,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转账汇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使用这类诈骗app,不仅自身可能陷入违法境地,也会导致其他用户遭受财产损失。 三是侵犯个人隐私的app。有些app会在用户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过度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如位置信息、通讯录、短信内容等,并可能将这些信息出售给第三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使用此类侵犯个人隐私的app,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同时,开发运营者也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四是传播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app。这类app会宣扬恐怖主义思想、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三规定,以制作、散发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或者通过讲授、发布信息等方式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一些用于非法博彩的app也是违法的。参与网络博彩不仅会使个人财产遭受损失,还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若构成犯罪,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的赌博罪或开设赌场罪进行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