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票据不能进行验真?
我在工作中经常会收到各种票据,之前验真都挺顺利的,但最近有几张票据怎么都验不出来。我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票据是不能验真的呢?是票据本身有问题,还是有其他特殊规定?希望能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展开


在票据相关的法律体系中,有多种情况的票据是不能进行验真的。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票据验真的概念,简单来说,票据验真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渠道,来核实票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伪造、变造的票据不能验真。伪造的票据是指假冒他人名义签发票据的行为,比如有人假冒某公司的印章和签名开具了一张支票,这张支票从根源上就是虚假的,自然无法通过正常的验真程序来确认其真实性。变造的票据则是指无权更改票据内容的人,对票据上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加以改变的行为,例如将票据上的金额数字进行篡改,这种经过变造的票据其真实信息已经被破坏,验真时会与原始的正确信息不匹配,从而无法顺利验真。 另外,过期的票据也不能验真。票据通常都有一定的有效期限,超过这个期限,票据就失去了其法律效力。例如,银行承兑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是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如果持票人超过这个期限去验真和提示付款,银行是不会受理的。这是因为法律规定了票据的有效使用时间,超过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也就无法按照正常程序进行验真。 还有一些要素缺失的票据也不能验真。票据上必须记载一些法定的事项,如表明“汇票”“本票”“支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或承诺、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等。如果这些必要要素有缺失,就无法完整地体现票据的法律效力和权利义务关系,验真机构也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验证。比如一张支票没有出票人签章,那么这张支票就无法证明是由谁签发的,也就不能通过验真。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