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包括哪些险种?


养老保险是一种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在中国,养老保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险种: 第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是由国家法律法规强制实施的,面向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它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保险费,缴费比例一般是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职工缴纳本人工资的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这种保险在退休后能为参保人提供较为稳定的养老金待遇,保障其基本生活。 第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它主要面向具有本地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缴费标准通常设为多个档次,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档次缴费,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贴。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根据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等累计金额计算。 第三,企业年金。这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企业年金办法》对企业年金的建立、管理、待遇领取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企业年金可以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第四,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这是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给付养老金的商业保险产品。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养老需求选择不同的保险产品和缴费方式。常见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有传统型养老险、分红型养老险、万能型养老险和投连型养老险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在收益、风险等方面存在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