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转移遗产适用哪条法律?
家里老人去世后没留遗嘱,有些兄弟姐妹在没和大家商量的情况下就把遗产给转移了,我想知道这种私自转移遗产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适用哪条法律,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在我国,私自转移遗产这种行为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规定。首先,我们要明白遗产的概念,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当被继承人去世后,其遗产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也就是说,如果被继承人有遗嘱,那么遗产就按照遗嘱来分配;如果没有遗嘱,就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分配。 对于私自转移遗产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虽然私自转移遗产本身不属于上述丧失继承权的情形,但这种行为属于恶意侵吞遗产。在分割遗产时,其他继承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认定私自转移遗产的继承人存在过错,在分配遗产时会酌情减少其应继承的份额,以此来保护其他合法继承人的权益。所以,如果遇到有继承人私自转移遗产的情况,其他继承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重新分割遗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