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涉及哪些相关法律?


校园霸凌涉及多部法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校园霸凌中如果存在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可能会依据该法进行处罚。比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是结伙殴打、伤害他人,或者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这一法律旨在对一些轻微的暴力霸凌行为进行约束和制裁。 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若校园霸凌行为情节严重,达到犯罪标准,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像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上述特定罪行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与校园霸凌密切相关。校园霸凌行为往往会侵害他人的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受害者有权要求霸凌者及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同时,《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明确了学校在校园霸凌事件中的责任,保障了受害者获得民事赔偿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