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亲属不享有继承权?


在我国,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要明确哪些亲属不享有继承权,我们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相关规定来判断。 首先,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亲属,会丧失继承权。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只要实施了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行为,法律就会剥夺其继承权。这是因为这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违背了基本的人伦道德和法律精神。比如,儿子为了尽快得到父亲的遗产,蓄意杀害父亲,那么这个儿子就不再享有继承父亲遗产的权利。 其次,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亲属也会失去继承权。这里强调的是为了争夺遗产这个目的,如果是因为其他原因杀害其他继承人,并不必然导致丧失继承权。例如,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争夺父母的遗产,其中一人杀害了另一人,那么杀人者就不能再继承父母的遗产。 第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亲属,也会丧失继承权。遗弃是指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继承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虐待则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冻饿、强迫过度劳动、有病不给治疗等方法,对被继承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迫害。但如果该亲属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亲属不丧失继承权。 第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亲属,同样丧失继承权。伪造遗嘱是指以被继承人的名义制造假遗嘱;篡改遗嘱是指改变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的内容;隐匿遗嘱是指将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隐藏起来;销毁遗嘱是指将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毁掉。当这些行为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时,就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 最后,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亲属,也会丧失继承权。欺诈是指故意告知被继承人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被继承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胁迫是指以给被继承人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被继承人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若该亲属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其也可不丧失继承权。 总之,以上这些情况下的亲属通常不享有继承权,但法律也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设置了一定的宽恕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