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二手房是不能进行买卖的?


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中,有部分二手房受到法律限制,不能进行买卖。了解这些情况,能帮助购房者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不能买卖的二手房类型。 首先是产权存在争议的二手房。简单来说,如果一套房子的归属不明确,有多个人声称对其拥有产权,那么在争议解决之前,该房屋是不能买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不得转让。因为产权不清晰,购房者在购买后可能面临产权纠纷,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例如,家庭成员之间对房屋继承存在分歧,在没有达成一致或通过法律程序明确产权归属时,房子就不能上市交易。 其次是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二手房。房屋所有权证是证明房屋归属的重要凭证。没有这个证件,就无法证明卖房者对房屋拥有合法的处分权。根据《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第六条,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比如,有些房屋可能因为违规建设、手续不全等原因,无法办理房产证,这类房子即使价格再诱人,也不能购买。因为购买没有房产证的房子,购房者无法办理过户手续,不能真正拥有房屋的产权。 还有被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依法查封的二手房。当房屋被查封时,意味着该房屋的处分权受到了限制。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可能是因为房屋所有者涉及债务纠纷、违法犯罪等原因对房屋进行查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也明确规定,被依法查封的房地产不得转让。如果购房者不知情购买了被查封的房屋,不仅可能无法取得房屋,还可能导致自己的购房款打水漂。 另外,已抵押且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的二手房也不能买卖。在房屋被抵押的情况下,抵押权人对房屋享有优先受偿权。卖房者如果要转让房屋,必须经过抵押权人的同意。《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转让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例如,房主为了获取贷款将房子抵押给银行,在未还清贷款且未得到银行同意的情况下,就不能将房子卖给他人。 最后,属于共有产权但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二手房同样不能买卖。共有产权的房屋,其处分需要经过所有共有人的一致同意。《民法典》第三百零一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比如,夫妻共同拥有一套房子,在没有得到另一方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一方不能擅自将房子出售。 总之,购房者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时,一定要仔细核实房屋的产权情况,避免购买到不能买卖的二手房,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