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监护人主要指哪些人?
我最近涉及一些法律事务,需要了解被监护人的范围。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被监护人主要包括哪些人群呢?我不太清楚具体的界定标准,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法律领域,被监护人是指那些由于年龄、精神状态等原因,不能完全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需要他人监护和保护的人。下面将详细介绍被监护人主要包含的人群。 首先是未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无法独立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进行复杂的民事活动。例如,一个十岁的孩子不能独立决定出售自己价值较高的玩具收藏,其民事行为需要由监护人来代理或者经过监护人的同意。 其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是指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比如,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就需要有合适的监护人来照顾其生活、管理其财产以及代理其进行民事活动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智力障碍者、因意外事故导致认知能力严重受损的人等,如果他们符合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也会被认定为被监护人。总之,法律设立监护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必要的照顾和支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