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可以被判处管制?
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到底什么样的人会被判处管制这种刑罚呢?我有点担心身边人可能涉及相关情况,所以想知道具体的适用条件,心里好有个底,也能提醒他们注意。
展开


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刑罚方法。 从适用对象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管制适用于罪行性质轻、危害小的人。一般来说,这些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犯罪情节也不是特别严重。例如一些犯罪情节轻微的经济犯罪、初犯的轻微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等。比如某些人因为一时疏忽或冲动,实施了轻微的诈骗行为,骗取的财物数额不大,并且在案发后积极退还赃款,表现出较好的悔罪态度,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符合判处管制的条件。 从人身危险性方面考虑,被判处管制的人人身危险性较小。也就是说,他们再次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较低。这类人通常在犯罪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悔改表现,不具有强烈的犯罪动机和再次危害社会的可能性。比如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是受到他人的胁迫或者诱导,并非主动、恶意地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在归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就可以认为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有可能适用管制。 此外,从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来看,判处管制还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情节,包括犯罪的动机、手段、后果等。如果犯罪行为虽然符合管制适用的基本条件,但存在一些加重情节,如犯罪手段恶劣、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等,可能就不适合判处管制。同时,对于一些犯罪行为,如果法律明确规定了不能适用管制的,也不能判处管制。 总之,能否判处管制需要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全面、综合的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