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执行对象是指谁?

我在一场官司中胜诉了,现在进入执行阶段,但我不太清楚执行对象到底是指谁。是被告本人,还是被告的财产,亦或是其他什么呢?我想弄明白这个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执行程序和自己的权益。
展开 view-more
  • #执行对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执行程序里,执行对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执行对象就是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所指向的目标。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执行对象类型。 首先是被执行人的财产。财产是最常见的执行对象之一。当法院作出判决后,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申请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其财产。这里的财产包括很多种类,比如动产,像车辆、金银首饰等;还有不动产,例如房屋、土地等。另外,财产性权利也属于执行对象,像债权、股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其次是行为。行为也可以作为执行对象。行为执行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执行是指要求被执行人作出一定的行为,比如要求被告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某项工程建设。而不作为执行则是要求被执行人不得作出某些行为,例如禁止被执行人继续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最后,关于人身是否可以作为执行对象存在一定的争议。在我国,人身一般不能作为直接的执行对象。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与身份有关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执行措施的约束。例如,在涉及探望权的案件中,如果一方阻碍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法院可以采取措施保障探望权的实现,但这并不是对人身的直接执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确保权利的行使。 综上所述,执行对象主要包括财产和行为,而人身通常不作为直接的执行对象,但在特定与身份相关行为的执行中有一定特殊情况。在具体的执行程序中,执行对象的确定要依据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以及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