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为什么要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接触到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不太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对司法实践、社会秩序等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想深入了解一下背后的原因。
展开 view-more
  • #刑法谦抑性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指刑法应当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手段,只有在其他法律手段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时,才动用刑法。也就是说,能用民事、行政等手段处理的事情,就尽量不使用刑法。 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人权保障角度来看,刑法是一种非常严厉的制裁手段,它会限制甚至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等重要权利。如果不坚持谦抑性,随意动用刑法,就可能使很多人遭受不必要的刑事处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例如,对于一些轻微的民事纠纷,如果直接动用刑法进行处理,可能会让当事人承受过重的后果,不利于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和发展。 从资源分配角度来讲,司法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控制刑法的适用范围,将大量的社会问题都纳入刑法调整范围,会导致司法机关疲于应对,无法集中精力处理真正严重的犯罪行为。坚持谦抑性原则,可以使司法机关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提高司法效率。 从社会效果方面看,过度依赖刑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反而可能引发一些负面效应。比如,会让民众对法律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而其他法律手段,如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等,往往更注重对当事人的教育和引导,能够更好地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刑法的谦抑性原则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体现,它要求立法者和司法者在制定和适用刑法时,要谨慎、合理,避免刑法的过度扩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