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院诉讼费要分两次收取?
我去法院起诉一个案子,交诉讼费的时候发现要分两次交。我不太明白为啥不能一次交清,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规定呀?我担心分两次交会不会有啥风险,也不清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所以想了解一下。
展开


法院诉讼费分两次收取主要是基于不同的情形和法律规定。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诉讼费的概念。诉讼费是指当事人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应当缴纳的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案件受理费是最常见的诉讼费类型,它是法院受理案件时收取的费用。 在某些情况下,诉讼费会分两次收取。比如在一些涉及财产案件中,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一定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当当事人起诉时,可能只知道部分诉讼标的金额,先按照已知的这部分金额预交诉讼费。后续随着案件的审理,发现实际的诉讼标的金额发生了变化,比如增加了赔偿请求等,这时候就需要补交相应的诉讼费,从而出现分两次收费的情况。 另外,对于一些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在立案时,法院通常先按照普通程序全额收取诉讼费,待确定适用简易程序后,会退还一半的诉讼费。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就相当于分两次处理了诉讼费的交纳。 法院分两次收取诉讼费是为了准确计算费用,以确保当事人按照实际的案件情况承担合理的诉讼成本,同时也是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的操作。这样做既保障了当事人的权益,也保证了诉讼程序的公正和规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