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为什么会具有抵税作用?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发现利息支出能在纳税时扣除,降低了应纳税额,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想知道从法律层面来看,利息为什么会有抵税的作用呢?这种抵税作用又是如何规定的?
展开


利息具有抵税作用,这主要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相关。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征税,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其中,利息支出属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支出,是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这意味着,企业支付的利息可以减少其应纳税所得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而利息支出通常被认定为与企业取得收入相关的费用支出。 例如,一家企业一年的收入为1000万元,各项成本费用为800万元,其中包含利息支出50万元。如果没有利息支出的扣除,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 - 800 = 200万元;而因为有利息支出可以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就变为1000 - (800 - 50) = 150万元。这样,企业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就减少了,相当于利息起到了抵税的作用。 这种抵税作用的设定,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合理融资和经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它符合税收公平和效率原则,让企业在承担合理债务成本的同时,能够在税收上得到一定的补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